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64章 《废医论》到《医药说》

俞曲园因家人的疾病灾难而“愤然”提出废医言论。

但是这个故事还没完,之后又因为自己用药疗疾抗衰而从全盘废医的《废医论》修改为废医存药的《医药说》。

最终因尝药施药颇有“神效”的亲身实践又证明了他废医言论的荒谬。

“人之一生果然不同,张仲景、李东垣、朱丹溪皆因家人病逝而发奋学医,但俞曲园却因为家人不幸而迁怒于医......”李介宾叹息,慢慢讲道:

俞樾自己享年86岁,可称高寿,可是他的家人却屡遭不幸。

大约从 1860 年开始,疾病和灾难就接踵而来。先是长女婚后不久,丈夫突然病故。

1866 年次子祖仁染重病后几近成废。

1872 年,时任福宁太守的俞樾长兄俞林溘然病逝。

1879 年四月,夫人姚氏病故。

1881 年长子绍莱在任直隶省北运河同知时英年早卒。

两子一死一废,给俞樾带来的创痛很深。

1882 年他最疼爱的小女绣孙突然病逝,更使他悲伤交加,精神几近崩溃。

大树缩了缩头:“这老小子是天煞孤星吗?自己活了86岁,但是把自己身边的人克了个遍。”

“老夫憔悴病中躯, 暮景如斯可叹无。去岁哭儿今哭女, 那教老泪不干枯。”李介宾念了首俞曲园的诗句,继续说:“1891 年他 70岁大寿时女婿不幸病故,令他拒绝作寿。

1894 年,连他的孙子陛云之妇彭氏都先他而去,年仅 29 岁。”

这下子,大家都无语了,本来以为武林神话无名已经够克人的了,现实居然比小说更悲惨呀。

造物弄人,命途多舛。百般不幸频频降临,家庭的灾难,医药的无助,使俞樾不得不哀叹人生噩运,怀疑甚至迁怒中医。

只不过,普通人可能就是骂几句也就算了,但是俞樾是文化人呀,惹了文化人是什么后果?

看看始皇帝陛下的风评就知道了,得罪读书人,后果很严重。

“但是,这里面还是有细节的。”李介宾想了想说道:“他毕竟是个文化人,又不傻,俞樾首先推出的《废医论》,全文分本义、原医、医巫、脉虚、药虚、证古、去疾共七篇,凡七千言。”

这时的俞樾,是否对医药彻底失去了信心不得确定,但他从文献考证角度提出废医的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