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58章 八纲

终于等到这一天了!

中医诊断学何老师握着双手,那叫一个热泪盈眶呀。

早就听说这个班的学生难带,自己这一届带的是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,不过幸好后来班里的坐地户给面子,后来好像精力放到别处了,没有为难自己这个小小的中医诊断学老师。

如今四诊合参,只剩下辨证论治,自己这门中医诊断学就能安全落地了。

稳住,稳住。

“中医诊断学这门学科的核心重点就是辨证论治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八纲辨证,脏腑辨证……”

“前面学习的望闻问切,也都是为了这一步打基础,所以前面的内容显得那么散碎,因为确实散碎。”

何老师开始在上面讲辨证论治的重要性。

李介宾在下面翻书。

从小到大,教育界的官方教材有个特点,就是普适性。

这一点可能从简化汉字开始就定下来的基调。

文字是用来使用的,知识也是用来使用的。

无论用再华丽的辞藻去修辞,依旧如此,工具就是工具,雕了花的金锄头是用来给王公贵族们摆拍彰显自己的与民为乐的,绝对不是真的用来给农民锄地的。

所以湾湾一直喜欢拿着这一点,总说大路丧失了中华传统文化,你看用的什么字。

这跟中医诊断学有什么关系吗?

有呀,教材尽量编简单点,让更多非中医世家,缺乏基础中医学熏陶教育的人能快速上手。

在这之前大家发现了,李介宾跟孟超凡这些超一流的中医,辨证多用六经辨证,对于八纲辨证还有脏腑辨证用的较少。

而在教材还有现实中遇到的中医,用的脏腑辨证比较多,比如说最常见的,动不动就说肾阴虚呀,肾阳虚呀,还有什么脾虚呀,肝虚呀......这个就搞笑了,肝为刚脏,一般多是肝火上炎,肝肾阴虚在一起的多一点。

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出现成熟的较晚,离我们现在更近。

先说八纲辨证,阴、阳、表、里、寒、热、虚、实,为八纲,这是纲领性的东西,说是辨证,其实更多是用来观察、分析,归纳病情,判断病症的纲领。

八纲两两分为四组,临床应用的时候可以直接拿来用。

比如看一个病人,你想开个方子,你又没有头绪,那你可以先想想看,这个患者是虚还是实?

虚证的话,那用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