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46章 脉诊竟然这么简单?

直播仍在持续进行,孟超凡端着架子,悠然自得地在一旁充当起了背景板。

他时不时地轻抿一口茶水,换姿势,凸造型。与此同时,李介宾则摇身一变,成为了这次讲座的主角,肩负起了输出内容的重任。

“接着说脉象的深浅,当然,中医的专业说法是‘浮沉’。”

陆言笑道:“挺文艺的说法。”

李介宾手指搭在陆言的手腕上手指跳动着演示,继续讲道:“手指刚碰到皮肤,就能摸到脉跳,是谓浮脉;

指快按到底了、到骨头了,才能摸到脉跳,是谓沉脉;

极深和极浅的中间,就是正常脉。浮沉深浅,也是相对概念。摸得多了,自然会有直观感受。

比如,左手脉比右手脉沉,张三的脉比李四的脉沉,贫血的脉比感冒的脉沉。”

陆言点头,李介宾这讲的很通俗易懂。

看直播的很多不管中医西医,还是非医学人士,此时都伸手在自己的手腕上摸着,一边听一边摸,自然各有各的体会。

与上次跟王映骄讲的不同,这次因为是为了面向大众,所以李介宾没有用太过专业的语言去阐述,而是用更简单易懂贴近生活的方式去讲述,为此,李介宾讲了不少例子。

“再比如,关脉是正常的,尺脉在相同的深度却摸不到,需要再往下探一下才能摸到,那么尺脉是沉脉。

注意,沉,不代表无力。沉,说明病位比较深,在里面。

沉且无力,说明里面比较虚。这种就该补了。

沉而有力,说明里面有火,憋着,出不来。比如常说的阴虚火旺就是这种脉象,朱丹溪专门立了个方子叫大补阴丸的,就是治疗这种证型。

脉象中取有力,沉取扎实,说明精明强干,很健康。

脉象中取有力,沉取无力,说明‘底气不足’‘没长劲儿’。该补。

脉象浮取有力,沉取无力,说明‘外强中干’‘金玉在外败絮其中’。该补。”

陆言听着李介宾一连说“该补”,那口气跟“该打”一样,忍不住乐开了花。

李介宾讲完脉位的浮沉,接下来讲脉形粗细:“脉象粗细,或者说‘脉象宽窄’。”

专业说法,又粗又宽谓之“洪”、“大”;又细又窄谓之“细”。

在临床上,细脉很常见,但是较少见到比正常更宽、更粗的脉象,一般只是到正常粗细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