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68章 剑门未有关,草原难筑城

一路向西百余里,来至大剑山。入大剑山又走了两个时辰仍未走出大山。道路两边俱是悬崖峭壁,山上林木茂密,陡峭不可攀登;百余座山峰其形如剑直入云端,甚是险恶。两山之间宽者不过二十余丈,窄者仅丈余。山间道路或沿溪蜿蜒而下,或靠崖凿成,上坡下坎,曲折难行。

幸得秦人已把道路拓宽,所过之处皆可乘马。李左车坐在马上越看越是心惊,乃道:“此何地也,如此险要,蜀人若是守住了此地,便是秦人占了葭萌,又有何惧?”

司马青史道:“此地名为大剑山,乃是葭萌以西唯一屏障,过了此山再往成都便是一路坦途。此地果然险要,若是蜀人占据此地建一座雄关,秦兵纵有百万也难以通过。”

李左车道:“既然如此,蜀人为何选择在葭萌与秦人大战,而不选择坚守此处?”

司马青史道:“想是蜀王想不到秦军来得如此迅速而众多,战前只想着速速灭了苴国,在汉中以北对抗秦军;所以蜀兵尽皆过了大剑山直逼葭萌。待得秦军大举而来,蜀军兵败之时,急促间如此险关要隘反而成了蜀兵退却的障碍,以至主力被秦苴联军消灭在大剑山以东。蜀国与巴国和苴国交战,从未有败绩,所以一路进取不思防守;蜀军在葭萌遭遇百战秦军,大败,又未在大剑山重兵设防,被秦军轻易通过,直入成都。

征战之时,未料胜,先料败;方可不至于一战覆军灭国。”

李左车道:“先生之言有理,然则若是蜀王守住了大剑山,蜀国是否能对抗秦国。”

司马青史道:“苴国引秦人入葭萌之后,巴蜀灭亡已难免。秦人即使不能从大剑山入蜀,先灭了苴国,据有汉中葭萌。待夏季雨水丰沛之时,打造舟船沿潜水而下,先灭了巴国,再以强兵从巴国西向伐蜀,蜀国必败。只是巴国多山,巴蜀之间道路险狭,都有关隘,须得多费些时日。”

众人又行了数里,道路一路上行,到一座山口,正是大剑山中断之处。众人行得累了,就在山口休息。

司马青史在山口前后左右踏看了数遍,开口道:“若是在此地建一座关城,背靠蜀中数千里平原,前临百余里曲折山道,只需守兵万人,虽百万大军也难以攻破;若是再守住了潜水通路,巴蜀之地足以自守。”(诸葛武侯也这么想,所以后来有了剑门关,姜维以三万人防守,钟会十五万大军也不得过。)

李左车往来踏看,十分赞叹此地之险。

出了剑门山口之后往西南而行一路皆是平原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